設為首頁
加入最愛
語系選擇:[ 預設 ]
    

首 頁 » 即時動態



 第 1 頁 (共 1 頁)
回覆主題
  列印模式 上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文章發表於 : 2014-03-26 02:18:07
 
頭像
管理員
管理員
離線

註冊時間: 2012-10-16 11:10:47
文章: 258
文章主題 : 菲律賓賽鴿簡介介紹
  在東南亞海島國家當中離台灣最近人文淵源最相似的國家應屬菲律賓。位處西太平洋,北隔呂宋海峽與台灣相望,南與印尼隔西里柏斯海,西隔南海與越南為鄰,東側為菲律賓海。座落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熱帶國家。菲律賓長年飽受地震與颱風侵襲,然其氣候環境也造就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生物多樣性。菲律賓群島是由7000多個大小島嶼所組成,概分呂宋島、維薩亞斯群島、與民答那峨島三大群島。面積約30萬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約36,289公里。菲律賓各島多丘陵,僅呂宋島中部有較大平原,亦即首都馬尼拉一帶。全國有近200多座火山,活火山就高達21座。1521年麥哲倫探險航海至此,隨後西班牙人於1565年起陸續佔領菲律賓群島,展開長達300年的統治。19世紀末期菲律賓經歷了西班牙革命、美西戰爭及美菲戰爭後,成為美國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本佔領,於二次大戰後獨立。而美國在菲律賓留下了英文的主導地位及對西方文化的認同,獨立至今菲律賓經歷過數次的經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動盪及社會不安成了阻礙發展最大因素。

6.jpg


11.jpg


10.jpg


9.jpg


  人口總數約一億人的菲律賓,種族文化眾多,但華人血統約佔總人口數的百分之二十。多數華人皆來自於福建閩南一帶,目前仍保有華人傳統生活習俗。而華人在當地的發展,也都佔有相當成就,只是生活在美系社會,下代多半以英文為主要語言,對於傳統華語相對見拙,故一些華人只好將其子女送回台灣或大陸重學母語及正宗中華文化。這幾年菲律賓的發展相當迅速,人們的生活水準也相對提高,對於休閒娛樂方面並不亞於台灣,筆者為能讓這次專輯的內容更為充實,破天荒第一次造訪邀約菲律賓鴿友參與其中,相信對台灣鴿友而言,也是一項新鮮的認知。

  菲律賓賽鴿的盛行其實並不比台灣來得晚,早期在美軍時期就有鴿子引進菲律賓。所以一些老鴿系如戈登、西翁等至今仍是當地鴿友延用至今的主要鴿系。而現今在菲律賓鴿友數量僅約一萬人左右,除在各大城市的華人飼養較具規模外,其餘皆是當地人小鴿舍養著玩玩。由於比賽獎金並不高,故當地的賽事以純娛樂為主,鴿友間也鮮少買賣,多數以互相交流為主。所以常會產生一個鴿會裡出現百分之50甚至70的鴿友比率,飼養同一種鴿系的鴿子在比賽的情形。而華人所飼養的鴿系也因經濟較優沃而選擇從歐美等地進口原鴿為主要種鴿來源,此次本專輯也針對馬尼拉地區華人所飼養的鴿舍及鴿系為主要介紹對象。

8.jpg


7.jpg


  菲律賓全國約有200多個鴿會,首都馬尼拉目前約有十幾個,其中最具規模應屬創立於1960年的菲律賓賽鴿協會 ( PHA ),這是目前菲律賓全國最具權威也最具公信力的賽鴿協會,更是菲律賓賽鴿界對外交流的主要代表單位。整個會務推展均以馬尼拉當地華僑為主,目前主席林華源 Jimi Lim也是當地華僑第二代。由於菲律賓群島屬長條形,故其南北氣候變化也相當顯著。北部屬海洋性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則屬熱帶雨林氣候,全國各地普遍炎熱、潮濕,四季並不明顯;勉強分三季。3~5月屬熱季;炎熱乾燥,6~11月為雨季,12~隔年2月屬涼季。5~10月間為西南季風,11~4月吹的是乾燥的東北季風。1月最涼、5月最熱,所以在賽鴿日期的安排,也明顯不同於台灣。目前菲律賓賽鴿分涼季與雨季賽程,涼季在每年的2月舉行,比賽地點以南部逆風為主。從第一關最短納加( Naga ) 251公里到第七關最遠聖弗郎西斯科( SanFrancisco ) 675公里,一星期一關;採七關綜合計算成績,這是一個難度相當高的賽程,因為逆風;期間還得經過一些海峽才能飛回馬尼拉,相當類似台灣南海賽程。另一個賽季為10月份的雨季,這賽季是以北部順風為主,但飛行其間很容易遇到突來的霧氣與大雨。飛行距離從第一關最近的穆尼奧斯 ( Munoz) 288公里到第七關最遠的阿帕里( Aparri ) 421公里,分山線與海線隔關交叉為比賽路線,期間氣候詭譎多變,對選手鴿也是相當大的耐力考驗,北部的賽程很類似台灣北海春季賽的同等氣候。但不管是那一季的賽程,因採七關制且距離又長又要跨海,故一兩千隻的鴿會,往往從第一關開始就剩幾百隻,隨著關數距離拉長鴿數也越來越少,第二關開始就剩下百來隻是常有的事。也常遇到類似台灣“殺流”殘存個位數的情形,所以只要能全程戰完七關且又入賞優秀綜合等位,實屬不易。

3.jpg


4.jpg

PHA會長JIMI LIM

5.jpg


  這些年菲律賓鴿界因常與台灣鴿友往來密切,故一些賽制與規則也仿效台灣來做調整,為求公正性也陸續改電子鴿鐘及衛星定位系統,比賽方式也由以前的單關賽改成多關綜合成績。唯一不同之處乃在於當季除了以幼鴿為主的多關賽之外,老鴿也可一併再度參賽,但成績與幼鴿分開計算,其他與台灣賽制大致相同,也採單關成績;分數採700,單關入賞等位以每關總鴿數的25 % 按成績頒發單關獎金。綜合成績則以七關結束綜合分數統一排名。發環至比賽;幼鴿鴿齡也在8個月左右。菲律賓與台灣兩國不管是地形、氣候或緯度皆極為相近,所以在賽鴿飛行時所會遇到的情況也相當類似。而當地鴿友對種鴿的選擇也都以耐翔及抗悶熱為主要鴿系選項,就在此次拍攝過程,接觸到的選手鴿也以中小體型竹筒身居多。鴿系方面除保有菲律賓原有的傳統老鴿系(血統無可考) 外,羅爾浪、戈登、老西翁及老凡登布魯克等;為當地鴿友最為青睞的主力鴿系。直到近幾年也才再度從歐洲引進如考布曼、蓋比、倚天梅爾浪等這幾位熱門鴿系參與其中,看來兩國鴿友對鴿子的認同也差不多,或許那天菲律賓的賽鴿也會成為台灣鴿友種鴿來源的另一個選擇也說不定。

( 菲律賓賽鴿協會PHA目前南、北兩季放鴿地點及距離示意圖 )

1.jpg
2.jpg


 第 1 頁 (共 1 頁)
回覆主題